吴飞飞:论中国民法典的公共精神向度丨2018(4)

发布时间:2018-09-04浏览次数:555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讲师)

摘要  中国民法典能否在《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之后踵事增华、再创高峰,取决于它能否在深刻反思近代民法现代性危机的基础之上,积极回应当下国人公共精神普遍性缺失的现实景象,并肩负起重塑国民性格、培育国民公共精神的历史使命。民法典不仅是市民社会的基本法,也是公民社会的基本法。在公共精神层面重塑国民性是作为公民社会基本法的民法典职责之所在,也是民法典获得权威性的民心基础之所在。中国民法典应当在近代民法典的基础之上,于价值和规范两个层面,实现个人主义与团体主义并重、意思表示与程序并重,进而借助秩序化的团体公共生活和程序化的私权行动规则,潜移默化地影响国民性格,润物无声地塑造国民之公共精神。

关键词  民法典  民法总则  公共精神  团体主义  程序规则

【全文链接】吴飞飞:论中国民法典的公共精神向度丨2018(4).pdf

法商研究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