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芬:人格权侵权获利赔偿的请求权基础研究丨2019(4)

发布时间:2019-07-16浏览次数:318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20条、《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二次审议稿)第959条规定的侵权获利赔偿的请求权基础并非不当得利返还,或不真正无因管理。侵权获利赔偿请求权并非独立的请求权,应当是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侵权获利赔偿并非对损害的计算方法的改变,而是颠覆了以实际损害为支点的侵权损害赔偿体系,以侵权人的获利作为确定损害赔偿数额的方法。侵权获利赔偿请求权的生成与可商业化利用的人格要素的无形性、易被侵害性,以及权利主体难以证明实际损害、难以对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等特殊属性直接相关。侵权获利赔偿并不是惩罚性赔偿,在“填补损害”的功能之外,彰显了预防功能在人格权侵权损害赔偿中的主导地位。

关键词    侵权获利赔偿   不当得利   不真正无因管理   人格权

【全文链接】黄芬:人格权侵权获利赔偿的请求权基础研究丨2019(4).pdf


法商研究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