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兵建:社科法学的误会及其风险——以戴昕教授对刑法学中自杀研究的批评为样本的分析丨2019(4)

发布时间:2019-07-16浏览次数:193

(天津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摘要  研究本人自杀行为是否违法的问题对解决参与自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因而刑法学者对这个问题的讨论绝非“无谓争论”。为避免法律的适用被偶然因素和专断所左右,法教义学主要采用体系性思考的方法。体系性思考中的“体系”是指以某种哲学立场为基础的,由理念、原则、规则、概念、理论等多种要素按照某种位阶关系组成的,遵循形式逻辑规则同时兼顾实体逻辑的,相对封闭但又有一定包容性的理论体系;不能将其理解成没有任何目的设定的、纯粹由形式逻辑串联起来的、完全封闭的概念体系或规范体系。社科法学的刑事司法研究只包括刑事处罚必要性研究的内容,而不涉及刑事违法性研究的内容。在研究刑事处罚必要性问题时,社科法学虽有一定的优点,但也存在明显的缺点。由于欠缺刑事违法性研究的内容,因此社科法学的刑事司法研究不仅无法回答被评价的行为到底构成何罪、是正犯还是共犯、既遂与否等问题,而且还会将行为的刑事处罚必要性直接等同于其犯罪性,从而公然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关键词   自杀行为   参与自杀行为   法教义学   社科法学   刑事处罚必要性   刑事违法性

【全文链接】邹兵建:社科法学的误会及其风险——以戴昕教授对刑法学中自杀研究的批评为样本的分析丨2019(4).pdf


法商研究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