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秋实:论代理人和相对人恶意串通丨2020(3)

发布时间:2020-05-16浏览次数:689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66条第3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64条第2款调整代理人和相对人的恶意串通行为。这两款规定并不成功:构成要件太过狭窄;理论界和实务界通常将代理行为认定为无效,对被代理人的保护并不充分;连带责任适用范围有限。立法虽然提出了正确的问题,但视角并不全面,回答也不恰当。更好的解释方法是从代理权限出发,将恶意串通视为代理权滥用行为,构成无权代理。在构成要件上,本款不应该局限于恶意串通,只要存在代理人的利益冲突行为即可;在法律效果上,只要相对人对利益冲突明知或者可知,代理人即为无权代理。这样的解释论也能够和公司法利益冲突行为的处理相兼容。

关键词  代理人   相对人   恶意串通   代理权滥用   效力未定   连带责任

【全文链接】殷秋实:论代理人和相对人恶意串通丨2020(3).pdf


法商研究微信公众号